车辆润滑油的使用误区
大家都知道车辆的保养离不开润滑油的使用,但是在挑选车辆润滑油的时候也许不太明确。尤其是汽车机油,汽车机油的使用在生活中其实很多司机都存在着错误的认识,以下是小编总结的几点:
误区1、机油少了就是“烧机油”
汽车机油的适度消耗是正常而且不可避免的。只要发动机运转就会有机油消耗,正常的机油消耗是维持发动机运转所必须的,不会对发动机造成危害。用户必须注意经常检查发动机机油液面高度,注意机油压力、液位报警灯。如果发现机油液面高度低于规定的最低水平,应及时添加机油。
误区2、检查机油情况应该是保养时才做的事
应该养成及时检查车辆状况的习惯。上海大众的保养周期的制定是根据汽车的正常行驶情况制订的。对于使用条件比较恶劣的车辆,有些工作必须在两次保养周期之间进行。出租车相对普通车辆,怠速时间长,频繁停/起动,低速运转,更容易造成机油消耗的增加,所以更应注意及时检查、添加机油。
误区3、机油消耗说明发动机有问题
影响发动机机油消耗的因素很多。如机油的粘度、燃油的品质、车辆初期磨合的好坏、正确的驾驶习惯以及发动机怠速时间长短等,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机油消耗的程度不同。但劣质的机油即使正常使用也难以实现机油应有的功能,还会造成发动机的机油消耗量明显增加。
误区4、机油标尺探不到油,说明发动机里已经没机油了
当机油黄灯报警(带机油液位报警的车型)或当机油标尺探不到机油时,就表明剩余机油量已达难以满足车辆的需要。为防止机油温度过高而导致润滑油性能下降,需要及时添加机油,但此时发动机油底壳中仍存在着大量机油。如PASSAT1.8T轿车,当仪表盘中机油黄灯报警或机油标尺探不到机油时,其实在发动机润滑系统中仍保存着约2.5L机油。